Apr 17, 2025
胃肠与肝脏中心(消化内镜中心)
胃肠道(GI)系统是身体的重要部分,负责消化、吸收与排泄。包含口腔、咽部、胃、肠道、肝脏、胆囊与胰腺。以下是5种常见胃肠道疾病:
消化性溃疡病
症状:
上腹部(胃区)、胸骨下方或左肋区的灼烧感或啃咬样疼痛。
饥饿时或餐后疼痛加剧;进食暂时缓解。
重症:呕血、黑便、体重减轻、食欲丧失。
成因:
幽门螺杆菌感染(通过污染食物/水传播)。
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、止痛药)、某些痤疮药物。
吸烟、饮酒、压力、饮食不规律、辛辣食物。
需立即就医的警示症状:
黑色或血便。
黄疸(皮肤/眼睛发黄)。
严重持续性腹痛。
呕血或持续呕吐。
吞咽困难。
胃肠道疾病家族史或可触及腹部肿块。
轻症自我护理(<2周):
服用抗酸剂。
避免吸烟、饮酒、辛辣食物。
规律饮食。
锻炼身体。
限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。
何时求医:
若症状持续>1个月或恶化,需进行内镜检查溃疡、肿瘤或癌症。
胃食管反流病(GERD)
症状:
烧心(胸部/上腹部灼烧痛)。
口腔酸/苦味、慢性咽喉痛。
吞咽困难、喉咙异物感。
慢性咳嗽、声音嘶哑、夜间窒息感。
哮喘加重、复发性肺炎。
风险因素:
肥胖、吸烟、饮酒。
高脂/辛辣/酸性食物(如巧克力、咖啡、碳酸饮料、油炸食品)。
暴饮暴食、压力。
溃疡性结肠炎
注: 原始泰文此处错误讨论乙型肝炎。按原文直译:
乙型肝炎通过母婴传播(分娩时),尤其当母亲不知自身感染时。幼儿期感染常转为慢性。传播途径包括:
无保护性行为、共用针头、不洁医疗操作。
输血、透析、器官移植。
家庭接触污染物品(剃须刀、指甲剪)。
症状:
轻度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疲劳、黄疸。
晚期:肝脏肿块(常预示终末期疾病)。
预防:
避免酒精、化学物质、毒素。
保持健康体重、锻炼与休息。
肝纤维化扫描: 5分钟超声检测肝纤维化/肝硬化,尤其针对酗酒者。
慢性乙型肝炎管理:
着重减轻肝脏炎症以预防肝硬化与肝癌。
肠易激综合征(IBS)
症状:
排便后缓解的腹痛/绞痛。
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。
腹胀、排气、粪便含粘液。
诊断与治疗:
轻症:心理疏导与生活方式调整。
重症:药物调节肠道运动。
胆结石
概述:
胆囊内的硬质沉积物(胆固醇/胆红素)。
常见于>40岁成人,尤其女性。
症状:
右上腹剧痛(15分钟-数小时),放射至右肩。
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。
急性胆囊炎:发热、黄疸、深色尿。
无症状病例:
常在常规体检中发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