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r 18, 2025
p>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每年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,旨在提高全球对吸烟危害健康、经济和社会的认知。2005年,WHO特别强调卫生专业人员在控烟中的作用,呼吁医生、牙医、护士、药剂师和公共卫生专家带头开展反吸烟运动。
香烟中的有毒物质
香烟烟雾含400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,主要分为三类:
焦油:黏附于肺部的残留物,含多环芳烃等致癌物,加速吸烟者体内癌细胞生长。
尼古丁:高成瘾性兴奋剂,初期刺激大脑,后期抑制神经系统,导致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、心跳加快。
一氧化碳:与红细胞结合降低输氧能力,促使动脉脂肪斑块堆积,引发血管狭窄、视力减退和运动能力下降。
吸烟的健康风险
吸烟危害吸烟者及二手烟暴露者,主要风险包括:
癌症:含42种以上致癌物,焦油导致肺癌、喉癌、膀胱癌等。
心脏病: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加重心脏负担,增加高血压、心律失常和心脏病发作风险。
肺部损伤:50%焦油沉积于肺部,引发慢性咳嗽、痰多、肺气肿,肺癌风险为不吸烟者的10倍。
视力丧失:毒素增加白内障风险(晶状体混浊)。
肺癌相关数据
90%的肺癌病例与吸烟相关。
吸烟者患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0倍。
二手烟使肺癌风险增加26%。
症状常晚期出现,90%患者确诊后1-2年内死亡。
有效戒烟方法
尼古丁替代疗法(NRT):贴片、口香糖或含片缓解戒断症状。
行为疗法:心理咨询或互助小组应对心理依赖。
药物辅助:处方药(如伐尼克兰、安非他酮)抑制渴求。
替代疗法:催眠、针灸或无尼古丁漱口水(改变香烟味道)。
为何单靠意志力常失败?
仅15%的吸烟者能单凭意志力长期戒烟。结合NRT、行为疗法和医疗支持,成功率可提高3倍。
戒烟后的健康改善
1年内:心脏病风险下降50%。
10年内:肺癌风险降至非吸烟者水平。
结论
戒烟虽难,却能挽救生命。建议寻求专业帮助,制定个性化戒烟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