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r 17, 2025
结核病(TB)详解
结核病(TB)是由结核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复合群成员)引起的传染性疾病。虽可累及任何器官,但80%病例发生在肺部,因细菌主要通过吸入空气进入人体。肺结核具有传染性,通过呼吸、咳嗽、喷嚏或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经空气传播。细菌可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,使免疫低下者、长者及儿童风险更高。
结核病传播途径
通过空气传播。当结核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喊叫、大笑或唱歌时,会向空气释放传染性飞沫(1-5微米)。较小飞沫悬浮空中,致他人吸入。传播风险取决于三要素:
传染性:痰液结核阳性患者传染性更强
暴露时长:密切接触者(如同住者/同事)风险更高
环境:通风不良/拥挤空间/阴暗潮湿处(细菌可存活达6个月)助长传播
结核病症状
持续咳嗽超2周(干咳或带痰)
咯血
午后/傍晚低热
盗汗
食欲减退、不明原因消瘦、乏力
注:部分患者可无症状,但胸部X光可显示结核征象
结核病治疗
规律服药6-9个月可治愈(依严重程度而定)。治疗方案含:
一线药物:异烟肼、利福平、乙胺丁醇、吡嗪酰胺
直接督导治疗(DOT):家属或医护人员监督服药、管理副作用并提供心理支持
患者指南
预防传播:
咳嗽/打喷嚏时佩戴口罩(至少治疗2周后)
用纸巾遮掩口鼻;密封丢弃或每日焚烧
勤洗手;痰液吐入密封容器或马桶
用药规范:
每日按时服药不间断(防耐药性)
遵医嘱完成所有复诊
生活方式:
摄入营养食物(肉/蛋/奶制品/果蔬)
确保居所通风良好与阳光充足
禁酒/烟/毒品(干扰治疗)
接触者筛查:
家属(尤其儿童)需接受胸片与结核检测
核心提示
结核病可防可治。早期诊断、严格遵医嘱与预防措施能保护患者及社区。